九江男子在“58同城”應聘網約車司機,背上11萬元網貸
本想找一份高薪工作
沒想到卻背上了一身貸款
最近
江西九江的求職者江先生
就有了這樣的遭遇
江先生為找工作,在58同城更新簡歷后,很快收到自稱“58網約車”公司的面試邀請。對方承諾提供營運車輛、平臺自動派單,日流水可達400-600元,月凈收入保底1.2萬元,“加上每月需交的3700元,正常產值能有1.6萬元以上”。

循著定位,江先生來到九江市濂溪區九瑞大道龍德大道1307號的面試地點。

面對豐厚收入承諾,急于就業的他放下戒心,卻在簽合同環節遭遇“變故”——公司突然提出“必須購買新能源車才能接單”。
“對方說車輛可以掛在我個人名下,公司幫忙辦理貸款,3700元‘服務費’里就包含車貸,不用額外掏錢。”江先生回憶,在對方的話術引導下,他稀里糊涂完成了簽字、刷臉等操作,被辦理了11萬元的車輛貸款,“全程都是他拿我手機操作,我當時一門心思想著高薪,沒多想就配合了”。
貸款手續辦完后,公司又要求江先生補交5.2萬元車輛首付,并建議他通過網貸、刷信用卡支付。“對方翻查我的支付寶借唄、花唄,還查看信用卡情況,全程操作我的手機,從兩張信用卡分三次轉了賬。”江先生說,自己當時想著補完錢就能立即上班,沒多想便照做了。

記者看到,江先生共簽訂了服務協議書、委托訂車合同及購車合同三份文件,甲方均為江西云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服務協議中僅寫明“跨城跨省中長途訂單客運產值約1.2萬元,多勞多得”,卻對派單量、保底收入等關鍵承諾未設任何約束條款。

而貸款信息顯示,江先生以首付5.25萬元、貸款11萬元的方式,購買了一輛總價17.2萬元的新能源車。
這筆11萬元的貸款來自一汽汽金金融有限公司,分5年償還,月供約2580元。但他每月需向江西云馳支付3700元,按5年計算總支付金額達22.2萬元,比車輛原價高出5萬元。“直到拿到合同我才醒悟,他們根本不是招聘,是打著高薪幌子高價賣車。”江先生說。


多人被騙貸款買車
報警時才知是“集體中招”
意識到被騙后,江先生立即前往派出所報警,沒想到竟遇到了另外三位有著相同遭遇的求職者。“我們4個人的經歷一模一樣,都被誘導貸款11萬元買車,其中兩人交了5.2萬元首付,還有人在公司待了半個月,一單都沒接到。”江先生說。

來自九江修水縣的受騙者涂先生通過電話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情況。“我本來只是想找份司機工作,對方說提供運營車輛,結果被騙著買了車。”涂先生表示,簽合同第二天就發現不對勁,“全程沒提過貸款,都是被忽悠著簽的字,現在車落了個人名下,想退都退不了”。
記者實地暗訪
高薪招聘保底12000元收入秒變15700元
這家公司究竟是真招聘,還是套路求職者買車?記者找到這家公司進行了實地暗訪。

記者來到位于九江市濂溪區九瑞大道龍德大道1307號的“江西城際專車服務中心”,表明應聘司機意向后,一名負責人立刻拋出高薪誘餌:“咱們主要跑跨市長途,每天最少跑400公里,每月干滿27天,公司保底12000元,每天派2到4單平臺單,多勞多得。”
在勾起記者興趣后,負責人話鋒一轉,提出核心要求:“想掙這份高薪,得有一輛新能源車。我們有租車和新車兩種模式,租車要交押金,新車模式前期沒費用,更劃算。”當記者表示“沒錢買車”時,對方進一步“畫餅”:“不用你掏錢!車輛掛你名下,保險等所有費用公司墊付,你只需要每月分期3700元,從下個月開始交。保證你減去3700元后,到手12000元,公司不夠的話給你補。”
為促成交易,負責人當場將保底收入抬高至15700元,還承諾“一年后不做了,把車送回來,貸款就不用還了”。記者追問車輛信息,對方僅透露“車價17萬2,統一價格,具體車型根據要求定”,對貸款細節、還款總期限等關鍵信息避而不談。看似“零成本入職”,實則是將分期購車“包裝”成入職條件,與江先生等人的遭遇完全吻合。

記者注意到,公司辦公室墻上掛著美團打車、神舟專車等多個平臺的展示板,負責人聲稱與這些平臺均有合作,接單使用正規軟件:“絕對是滴滴、哈嘍這些正規平臺,一個人匹配兩到三個,保證有單,敢簽合同就敢承諾派單量。”
但當記者追問“拿到車后何時能接單”,負責人始終含糊其辭,僅表示“拿到車后調度會聯系你,兩三天就能學會跑單”,未給出明確時間。
當記者詢問跑城際線路是否需要營運證時,對方直言:“不用辦!跑中長途不用,市區才需要,我們不招市區司機。”
記者了解到,合法開展城際專線運營有明確要求:企業需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道路運輸證》,車輛需登記為營運性質,駕駛員也需具備相應從業資格證。若私家車以非營運性質跑城際運輸,或平臺未取得相關資質,均可能構成非法營運。該公司“無需辦證即可跑城際”的說法,明顯涉嫌違規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