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印發!江西省加快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加快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贛府廳發〔2025〕27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加快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11月19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加快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有效激發外貿新動能,提升開放水平,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我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量增質升,高質量推動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措施。
一、探索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
1.支持開放平臺開展先行先試。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支持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開放口岸等開放平臺依法依規、因地制宜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港)服務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經驗。爭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探索電信、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擴大開放。(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服務貿易規則規制。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貫徹落實服務貿易標準化行動計劃,支持企業參與中醫藥、建筑、光伏、餐飲等服務領域相關國際標準制定。(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資源要素便利流動
3.便利人才跨境交流。落實國家外籍人才辦理簽證和停居留相關便利政策措施,加強外國人來贛工作許可等管理工作。落實《江西省國際職業資格比照對應職稱目錄》,推動國際職業資格與職稱有效銜接。支持外籍人員按規定在我省創業就業。探索優化外籍人才在贛執業、停居留等更加開放的管理機制。優化亞太經合組織(APEC)商務旅行卡申辦服務。(省外辦、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優化跨境資金管理。圍繞RCEP、“一帶一路”等重點區域及跨境電子商務、對外承包工程等重點領域,依法依規支持企業開展貿易收支便利化業務。鼓勵企業優先使用人民幣結算,支持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提供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省商務廳、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西省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數據跨境便利流動。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利用隱私保護技術、安全認證、技術監管等方式,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開通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和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申報通道,推動數據更高效、便利、安全地跨境流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聚焦發展重點領域
6.推動服務外包升級。發揮南昌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引領作用,支持南昌、贛州、上饒等地重點發展數字服務、軟件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認可認證、智能運維等服務外包產業。支持企業拓展國際數據管理、工業設計、創意設計等高端化增值服務。加快推進服務外包數字化轉型,發展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服務外包新業態、新模式。(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大力發展數字貿易。加快數字貿易細分領域發展,重點培育數字產品、數字技術、數字訂購等新興業態,支持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微短劇產業創作和出口。持續優化省內算力規模、結構和布局,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服務出口提供算力保障。在數字經濟基礎較好的園區(開發區)培育數字服務出口集聚區。推動我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錯位發展,支持打造一站式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拓展跨境電子商務消費新場景和新模式。(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積極參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行動計劃。打造景德鎮陶瓷文化國際品牌,高標準建設景德鎮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動陶瓷設計、藝術展覽、陶藝展演等文化服務“走出去”。挖掘贛茶、贛劇、陶瓷、出版、中醫藥等領域中的江西元素,以“贛茶+山水書畫”為載體開展海外文化交流推廣,推動贛品出海與贛文化、贛品牌傳播同頻共振、雙向賦能。支持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贛鄱文化符號。(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中醫藥局、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拓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依托上海合作組織傳統醫學論壇,深化熱敏灸、食養食療、中醫藥大健康、康養旅游等領域的境外合作,促進中醫藥國際交流和產學研國際合作,爭取國家“中醫藥+入境游”試點。持續建設海外中醫藥中心、熱敏灸分院,著力提升岐黃國醫政要體驗中心效能。(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大力推進“引客入贛”。增開、加密昌北國際機場航班線路。用好南昌、景德鎮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提供入境服務便利。支持南昌市開設市內免稅店。推廣“江西風景獨好”國際文旅品牌,支持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等旅游服務出口。(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南昌海關、民航江西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實施贛菜“出海行動”。積極推動贛菜品牌、文化、技藝、企業、產品走出去。支持餐飲企業開展中餐品牌國際化經營,帶動贛菜(江西小炒)、江西米粉、江西小吃等特色餐飲揚帆出海,提升贛菜品牌國際影響力。(省商務廳、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發展國際運輸服務。推動南昌國際郵政快遞樞紐建設,支持南昌郵件處理中心工程項目建設,完善南昌航空口岸國際客貨運航線網絡,探索推動“帶磁帶電”、保稅航油等業務落地。促進江海聯運、鐵海聯運和中歐(亞)班列協同發展,推進“離港確認”等監管模式改革,推動九江國際直達航線常態化運營。引進一批具有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的綜合性物流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南昌鐵路局、民航江西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拓展會展貿易。高水平舉辦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暨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重點展會。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境內外重點展會,推介優質企業、展示發展成果、拓展境內外市場。支持各地引進和承接國際性知名展會,支持企業境外辦展參展。(省商務廳、省貿促會、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大力培育企業和載體
14.加快主體引培。針對性摸排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升級亟需的人工智能、軟件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和“鏈主”型企業,開展目標化、清單化精準招商,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支持地質勘探、建筑設計、工程建設等優勢服務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打造“江西服務”國際品牌。(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強化平臺賦能。依托我省各類開放平臺,建設特色突出、貼合江西產業發展的服務貿易產業園,吸引跨國公司區域總部、研發中心落地。鼓勵綜合保稅區招引外向型優質項目,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維修等“保稅+”新業態。(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深化境內外合作。積極參與RCEP區域合作,有效利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拓展合作領域與服務貿易市場。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海西經濟區的跨區域協作,共同擴大服務業開放,推動規則銜接、港口建設、智慧城市、綠色航運、便利通關等領域合作,促進資本、人才、技術、數據等資源要素合理高效流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南昌海關、省政務服務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健全政策支撐體系
17.強化政策引導。制定服務貿易領域指導目錄,明確促進目標和培育重點。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創新支持方式,推動服務貿易發展。支持各地結合實際,積極培育服務貿易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服務出口新業態新模式。(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南昌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加強金融扶持。積極參與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推動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服務貿易專屬信貸產品。加大出口信保、信貸等政策性工具對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企業的支持力度,提升承保能力和水平,優化理賠服務質效,支持中小服務貿易企業融資。(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分行、江西金融監管局、江西證監局、省商務廳、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西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創新人才驅動。推進專業人才培育與交流,支持高校增設數字貿易、服務貿易、國際商務等相關專業,聯合企業共建實訓場所,實施服務貿易領軍人才計劃,建立服務貿易專家庫。(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健全促進體系。構建服務貿易風險預警機制,防范數據安全、知識產權糾紛等方面風險。完善技術貿易管理和促進政策體系。推廣“單一窗口”跨境服務貿易集成服務模式,發揮江西國際商會金融保險、法律財稅專業委員會優勢,依托“贛服通”“贛企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涉外法律、知識產權、跨境合作、爭端解決、仲裁調解、維權援助等一站式服務。加強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完善省級服務貿易重點企業監測平臺,加強監測分析。(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省市場監管局、省司法廳、省貿促會、省政務服務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掃描或識別二維碼,查看文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