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運行全程“曬”在陽光下
渝水區織密校園餐安全網,讓3.6萬名學子吃上放心餐
“每周食譜提前公示,食材來源可追溯,后廚操作平臺實時監控,這樣的校園餐孩子吃得放心,我們家長也安心。”近日,新余市渝水區幼兒園家長李女士高興地說道。這場從餐桌延伸到后廚的校園餐變革,正是該區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專項整治的生動縮影。
渝水區現有校園食堂146個,在校用餐學生達36170人。自專項整治開展以來,該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查、改、治”三個關鍵環節,通過全方位排查、精準化整治,今年以來累計排查整改問題890個,建章立制5項,實現帶量食譜使用率、智能監管覆蓋率、“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等10項指標100%達標。
如今,走進該區任何一所學校食堂,醒目的信息公開欄已成為標準配置。財務收支、每周食譜、食材來源、校領導陪餐記錄等信息動態更新,全面接受監督,讓食堂運行全程“曬”在陽光下。針對膳食經費管理,該區設立35個學校食堂專用銀行賬戶,嚴格專戶專用,明確食材支出最低占比;制定學校食堂會計核算工作指南,針對9種典型場景提供13項核算示例,涵蓋收入、支出、結轉等關鍵環節。這套全閉環管理每學期減少學生伙食費支出300余萬元,有效防范了資金挪用風險。
聚焦家長關心的校園食品安全,該區制定食品安全操作規程等5項制度規范,對食材采購、儲存、加工、消毒全鏈條閉環管控。依托“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實現后廚操作實時監控、智能預警,平臺覆蓋率達100%,在線率穩定在99%以上。同時投入372.18萬元對薄弱食堂進行改造升級,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就餐環境。建立大宗食材集中采購機制,通過招投標確定11家供應商,實現集采統購,從源頭守住安全底線。通過收回外包食堂經營權,推動全區146家校園食堂實現自主運營,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成本。
該區還創新推行“我的菜單我做主”“孩子的食堂我監督”“校園餐滿意度測評”等機制,引導家長深度參與食材遴選、食譜制定、日常監督等環節。目前,全區146所校園食堂均成立了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吸納1200余名家長參與食堂決策與管理。這種共治模式不僅每學期節約采購成本500多萬元,而且讓校園餐滿意度從92%提升至98.7%。
